私募青睐哪类投资者?资金并非来者不拒

来源:网通社合作数据源-私募2014-06-06作者:金融界网站分享到:微信微博

   资金并非来者不拒  
截至目前,已有近1600家私募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还有数千家私募在等待备案。对这些登上资产管理舞台的私募而言,能否寻找到符合要求的受托资产,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私募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能公开宣传、推荐自己的产品,只能在小范围内寻找客户。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多家期货私募机构时了解到,目前多数私募的产品都是通过券商、基金公司等介绍给合格投资者的。现阶段购买期货私募产品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高净值个人投资者。 
“我们的目标客户是一些更看中中长期收益,并且对投资风险有深刻理解的投资者。”福建滚雪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滚雪球资产)负责人林波介绍说,只有与公司投资理念相契合的客户才能理性看待产品净值的波动。 
林波介绍说,从其所在公司的过往业绩来看,每3—4年可以获得近一倍收益,但在此期间净值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大,“对此,我们在与投资者交流时会充分说明,并将长期投资和不关注存续期内净值的合理波动作为购买我们公司产品的条件”。 
林波说,在上述前提下,目前滚雪球资产的客户构成与公司管理团队的预期基本一致。 
一家知名期货私募的负责人坦言,更希望能获得机构资金的青睐,这是由于相对于个人客户,机构客户的单笔投资额更大,对金融和交易的理解更为透彻,与机构方面沟通起来也更为便利,“最好是单家机构投资几千万元,这样就能为其单独发产品”。 
不过,据该私募负责人介绍,目前其所在公司的个人客户仍占多数,每当产品净值回落时,就会有部分客户产生焦虑,并迫切要求了解原因、得到解决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私募的操作。“客户的这些反应都是正常和合理的。”这位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消除这部分客户的顾虑,公司会定期召开答疑会,与之充分沟通。 
另外,许多私募对房地产投资与产业资金进入对冲基金市场都表示了期待。 
“我国房地产市场吸纳了巨量的资金,如今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调整期,一些资金开始寻找其他高收益投资领域。在此过程中,对冲基金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林波认为,只要这些资金的支配者认可对冲基金或期货产品的风险特征,就会成为很好的客户。 
上海力道资本总经理逯智勇也看好资产配置流动带来的机会。他认为,只要这些资产投资人对期货产品有较深的理解,有着合理的收益预期,将成为推动期货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