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局部问题需关注

来源:网通社合作数据源-债券2014-07-09分享到:微信微博

  • 分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

当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本可控的判断还只是基于当前和未来不太长的时期而言。动态地来看,未来资产方价值的变化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首先,如果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不是现在的7%~8%,而是掉到6%以下,则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受到很大影响,增速可能会明显地回落,甚至也不排除出现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就要受到很大的削弱。其次,房地产在未来会不会出现比较大的回落,这也是影响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必将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那些土地批租收入占比较高的地方政府。第三,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和间接掌控的资产很多,包括企业股票和商业银行的股票,这些股权资产是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重要和潜在组成部分。但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这些股票的价值也会缩水,甚至明显减值。如果说上述三方面都出现明显的收缩,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就会受到严重削弱,债务风险可能就相对不可控。未来,如果经济平稳运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将平稳或者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如果经济下滑严重,房地产价格大幅回落,必将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恶化甚至难以控制。

尽管从整体上而言,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并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但一些局部问题仍需要引起关注,甚至需要高度警惕。一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整体增速偏快。众所周知,2009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惊人,融资平均规模一年内几乎翻了一倍,2010年后得到了一定控制;但2010~2013年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长速度仍然不低,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三类债务(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013年6月末比2010年末增长了63.5%,年均债务增速超过21%,明显高于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增长速度,债务总量仍在膨胀,风险敞口进一步增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层级较低偿债能力相对较弱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相对较快。2013年6月末省级、市级、县级的这类债务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和26.59%。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的借新还旧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的本金占偿还债务本金总额的比重)超过20%。不排除存在个别地方债务偿还压力比预想的更为严重的可能性。

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还能力对土地批租收入的依赖在上升。2010年以前,土地批租收入占地方政府收入比重不到20%,但到2013年6月末,这个比例达到了35%,有的省市甚至超过了50%,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土地批租收入。如果房地产发生明显变化,对依赖性强的地方政府来说,压力就会非常大。

四是整体融资利率水平在2013年明显上升。201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信贷利率水平明显走高,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浮增加下浮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中,除了银行信贷之外的融资增速非常快,大概已占新增融资的40%;而非银行信贷的融资成本非常高,导致融资成本整体上升约30%,意味着未来还本付息压力很大。

五是或有债务占比迅速上升。2010年末至2013年6月末,表内贷款中负有救助责任的或有债务占比由18%迅速升至27%;有9个省负有担保责任和救助责任的债务的占比超过40%。或有债务比例迅速攀登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实际负担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可能是未来市场出现波动的不可忽视的隐患。

六是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慢于到期债务的增长,偿债能力持续受到削弱。2013年到期的债务增长达60%,而同期财政收入增长仅为15%。未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增速还将进一步放缓,而近两年部分项目到期后债务偿还展期,未来几年债务集中到期的规模难以明显缩小,从而考验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文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