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省从两个增加到七个

来源:综合2016-03-17作者:未知编辑:周亚琼分享到:微信微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包含高额财政补贴在内,2014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出现赤字的省份仅2个,分别是宁夏、黑龙江,赤字额分别为-1.08亿元、-106.149亿元。

此外,尽管当年29省份当期养老金还有结余,但有7省份都在赤字边缘徘徊。2014年,包括广西、海南、青海、吉林、辽宁、河北、西藏等省份的当期结余都不到10亿元,以广西为例,当年结余就只剩下了1.40亿元。且从增速来看,相比于上年,23个省份的当期养老金结余增速都是负增长,尤以东三省、宁夏、河北、海南、内蒙古、广西的降幅最大,全部都在-60%以上。

这种情况到了2015年并未好转。“有的省能够保发放四五十个月,有的省保发放一两个月,去年的统计数据,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但这7个省都有累计结余。”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如是透露。

这也意味着,仅仅一年时间,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省份就从2个增加到了7个。

“如果扣除财政补贴的话,养老金当期赤字省份肯定会越来越多,按此去年就有23省份收不抵支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养老金并未实现全国统筹。

不过,齐传钧也表示,“老百姓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养老金发放不出来的问题,因为即使一些西方国家也会有养老金赤字的问题,但财政都会兜底”。

据悉,“十三五”期间,财政部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